【拜拜習俗】清明節
國曆四月四(或五日)『清明節』
「清明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,根據曆算定在每年「冬至」過後的一百零六日,也是「春分」後的第十五日,約在國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,此時正是萬物滋長的時節,花卉草生長於一片氣清景明的氣氛中,故稱「清明」。由於各地習俗或祖籍不同,舉行掃墓的日期也不同,如漳州人多重農曆三月初三的「三日節」掃墓,但一般民眾多以「清明節」為主要掃墓祭祖的時節。
|
祭拜對象 |
掃墓祭祖及后土 |
祭拜地點 |
祖墳 |
祭拜時辰 |
上午便開始進行 |
供品 |
祖先-鮮花、蠟燭、牲禮或十二道菜碗和粿類。后土-牲禮、蠟燭;若是新墳,則須供五牲、麵粿、紅龜粿、「乾茶」(碗中只放茶葉) |
.祖先-刈金、銀紙。 后土-福金、刈金和壽金。 |
祭拜程序 |
. |
掛紙或稱壓墓紙 |
. |
擺上供品拜后土 |
. |
獻茶、酒 |
. |
焚香(三柱香) |
. |
焚香先向墳地的守護神后土祭拜 |
. |
先燒福金、刈金、壽金給后土神 |
. |
撤掉紅龜粿祭拜祖墳 |
. |
焚香拜墳(三柱香) |
. |
香燒到約剩三分之一時,雙手捧銀紙拜供先人 |
. |
燒刈金、銀紙給祖先 |
. |
將酒灑於紙灰上 |
. |
撤供時將雞蛋打碎,蛋殼撒於墳上 |
|
|
|
祭拜對象 |
祖先 |
祭拜地點 |
家中的祖先牌位前 |
祭拜時辰 |
上午十一時左右 |
供品 |
|
祭拜程序 |
. |
擺上供品(供幾杯酒就擺幾雙筷子) |
. |
點蠟燭 |
. |
獻茶 |
. |
焚香(三柱香),並祈求祖先保佑 |
. |
香燒到約剩三分之一時,雙手捧金銀紙拜祖先 |
. |
燒刈金、銀紙 |
. |
將酒灑於紙灰上 |
. |
撤供品 |
|
|
注意事項:收供品離開前,要將祭拜過的雞蛋、鴨蛋在墓碑上打破,再將蛋殼灑在墳上,有象徵希望祖先「脫殼」或「蟬蛻」的重生解脫的意思。
掃墓時該注意...
|